情系母校 感动你我
在校友会工作的这段时间,总是会处理一些校友捐款信息,这些捐款有来自海外的,有来自北京、上海的,也有来自县级城市的。不管这些捐款来自世界的哪个角落,也不管这些捐款数额有多大,都代表着武大校友对母校的一片赤子之心,他们心系母校发展,不管身处何地,始终与母校保持联系,并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学弟学妹。在这些校友中,总有一些让我很感动,感动于他们的无私,感动于他们对母校深厚的感情。
白发苍苍耄耋之年老校友心系母校
周克士老校友曾于1945至1949年在国立武汉大学法学院就读,经历了新中国的风云变幻,见证了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今年已经84岁,白发苍苍,步入耄耋之年,行动诸多不便。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行动不便,白发苍苍的老校友,得知武汉校友会的捐款仪式后,在孙子的陪同搀扶下,毅然前来参加。因为腿脚不利落,周老校友需要孙子的搀扶,此行带着孙子一同前来。周老校友捐赠了800元人民币,包括500元的年度捐款和300元的通讯(捐款?)。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生活也不是非常富裕,校友会杨媛老师劝周老校友少捐一点,可是周老校友却说“这次可以捐赠现金,对我们老人来说非常方便,因为视力的原因,到邮局汇款还很麻烦,正好趁这个机会多捐一点,也不知道以后还有多少机会”,因此毅然捐赠了800元现金。看着周老校友用微微颤动的手捐出800元现金时,现场所有的老师和工作人员都感动了,正是这种深厚的母校情结才让行动不便的老人不顾奔波,带来捐款,只为了为母校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情结回馈母校
雷喜梅校友毕业于1982年中文系,此次带来了500元捐款。雷校友强调捐赠的款项一定要用在贫困生身上,给贫困学子雪中送碳,让他们感受到母校的温暖,真正发挥捐赠的价值。雷校友还给大家讲了她上学时候的一个故事。雷校友出身贫寒,大学是在亲朋好友和学校的帮肋下念完的。大学的某个时期,雷校友生活极度拮据,已经到了食不果腹的地步,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位同学给了她10元钱资助她生活。在那个年代,10元钱不算很多,无法解决她长远的就学花费;但10元钱也不算小数目,足够几天的生活开支,而且就是这10元钱,给雷校友极大的感动和精神支持,让她撑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昔日的同窗好友毕业之后再也没有见过,但这件事儿让她一生都铭记于心。滴水之恩,当涌泉涌相报,。这份恩情雷校友始终记在心中,她把对同学的感恩化作对母校的回馈,积极响应校友捐赠。因为她知道,这分钱会用在曾经和她一样贫赛的同学身上,因为她明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感恩母校,家属情深
此次活动还收到两个“意外”的捐款,他们来自电视台的张记者和校友会工作人员罗先生。两位均是因为自身工作原因来到现场,自已也非武大的校友。但是得知举行校友捐款仪式后,张记者替她家未知晓本次捐款活动的先生捐了200元,罗先生替他父亲罗伯坤校友捐赠了200元。罗先生说父亲一直关注着母校的建设与发展,因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父亲平时很少出门,再加上不知道此次捐款活动,所以没有亲自前来。两位均是校友家属,平时生活中感受到亲人对武汉大学的深刻感情,也深表感动,虽然不是武大人,但是他们觉得生活在满怀武大情结的家庭中,自己也是半个武大人了,所以以后遇到这种机会还是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每一次捐款都让人深表感动和感激,每一张纸币都寄托着校友对母校深刻的情怀,每一次捐赠都深藏着校友对学弟学妹们深厚的祝福。作为武大的校友,作为校友会的一名学生工作一员,我也希望校友捐赠工作能够在更大范围开展起来,各地校友会都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同学。当然我更希望像我这样还在读书的同学,毕后能心系母校,经常与母校保持联系,为母校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11级信息资源管理 胡志芳供稿 刘静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