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象征着丰收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90周年庆典。作为一名学生,我的心里充满了无比的欢乐与自豪!我在这里度过了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8年的求学时光,见证了近年来信息管理学院日新月异的发展;回首我院历史,可谓风生水起,群星璀璨。
1920年韦棣华女士带领沈祖荣先生和胡庆生先生创办了文华图书科,1929年独立成为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简称“文华图专”,她是我国第一所图书馆学正规教育机构,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如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的首任馆长裘开明、中国第一个图书馆学博士桂质柏、 修、王文山、冯汉骥、皮高品、严文郁、徐家麟、汪长炳、钱亚新、毛坤、于镜宇、童世纲、吕绍虞、张遵俭、沈宝环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写在文华图专的校友录上,散发着光芒。
作为图书馆学教育史的研究者,我有幸可以接触到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和探究我们学院的辉煌历史。我们的资料室至今还藏有许多文华图专留下的书籍。从密密麻麻的借书卡上,我看到了前辈们渴求知识,潜心研究的专注;从那些国外机构和个人捐赠的英文书籍上,我感到了国际友人的勉励和支持;从印刷粗劣纸张破碎的旧书中,我读到在抗战时期物质匮乏中的坚持和奋发;文华师生校友的手稿和文华图专丛书,字里行间都浸染着忠于事业和克尽己能。
读着这些泛黄的书卷,我常常在脑海中重现当年文华图专的学习生活场景。文华图专师生相得,文华图书科第一班学生,自称“the Happy Six”,与老师们讨论《仿杜威书目十类法》,成就了我国第一部引进杜威十进分类法的著作。庚午级学生和老师一齐加入合唱团,同声歌唱;顺便还在创办的《文华图书科季刊》中公开揶揄先生的歌喉。每天早上一同锻炼身体,喊着口号操练;课余盯着打字机练习,因为担心老师严格的错一罚十。风和日丽的周末,全校出动,或参观,或远足,接受校友的招待,日落前一路欢声笑语地回来。服务于世界各大图书馆的校友也常回来看看,在群育讨论会上和在校师生面对面交流。即使是在抗战期间的艰难困苦中,西迁重庆,校舍被炸,而在卧室之间的课程讲授与课后的荷锄劳作都成了津津乐道的故事,男生女生们也习惯了背上装有图书档案的书袋书箱,秩序井然地躲空袭。无论是在哪里,学生服务团都会想方设法筹集书刊,用做“巡回文库”,走街串巷地服务民众,以“学生服务团”之名享有父老乡亲的称赞,不愧于“智慧与服务”的校训。
这些场景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会有一种更深刻的东西沉淀下来,这就是文华精神。自强不息团结奋斗、兼容并蓄开拓创新和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种种精神力量贯穿于从文华图专到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每一个平凡而充实的日子。
文华精神,山高水长,有容乃大,世代相传。这是我们所拥有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激励着我们这些学生快乐学习,努力进取,勇于创新,为学院的荣耀更添光彩。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衷心祝愿学院拥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作者不详(请作者再次投稿,注明名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