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作为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 既体现科研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也反映高等学校的科研与教学力量, 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1]。
1 评价学术论文的意义
评价是一种高层次的学术规范,它对学术系统的运行起着关键性的控制和指挥作用[1]。论文评价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能否公正客观地进行论文评价关系到广大专业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学术的健康发展。因此, 制定学术论文评价标准, 应该把握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 以达到激励科研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增强学校的科研综合实力,提高学校学术地位的真正目的。一直以来, 我国学术评价体系主要是采用量化(等级化)考评制度, 主要看论文数量及发表刊物的等级, 却忽视了对论文本身质量的评价。这种貌似公平的量化考核机制, 使有些专业人员如同戴上了紧箍咒, 急于求成,学术精品减少、庸品激增。这种一年磨十剑的后果自然是成果质量大幅度下滑、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屡禁不止[2]。王绶 等35位院士联合署名发表的文章正确评价基础研究成果一文中明确提出: 对研究论文或著作的评价有质和量两方面的问题。总体说来, 首先应考虑的是质, 其次才是量[1]。
2 评价学术论文的方法
近年来, 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学术研究与国际接轨,一些国际通用的论文评价标准也逐渐被采用。目前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核心期刊论文、三大检索论文、期刊影响因子、论文被引次数[3]。本文简要介绍目前常用的论文评价方法。
2. 1 核心期刊论文数 期刊是学术论文的载体, 根据出版地域可将学术期刊分为国内和国外两种。国内期刊又存在核心与非核心之分。所谓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刊载某学科文献密度大, 文摘率、引文率及利用率相对较高,代表该学科现有水平和发展方向的期刊[1]。目前核心期刊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应用较广的主要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版、中国科学引文索引( CSCD)版、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 CSTPC)版、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版。尤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确定的核心期刊目录影响最为广泛。考察核心期刊论文数的方法,主要缺陷在于不区分论文本身的质量、不区分核心期刊刊物间的质量差异。这有可能从政策层面鼓励了科研人员为了多发论文、快发论文, 选择一些质量较低、影响较小但容易发表的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因此, 不能简单地把期刊水平等同于论文水平, 由于种种原因,核心期刊中也有低水平的论文[ 4]。
2. 2 三大国际检索系统论文数 三大检索系统是指SCI、EI和ISTP。SCI是科学引文索引( 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简称, 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ISI)创建。按照SCI源期刊数量的不同又划分为核心版SCI和SCIE。核心版SCI是指源刊约为3600种的SCI印刷版或SCI光盘版, 这些刊物亦被称为SCI的核心刊物; SCIE( 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版, 收录了约5600种源期刊。SCI涵盖学科超过100个,包括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自然科学, 侧重于基础科学研究。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主要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 也收录一定数量的中国刊物, 如中国科学(英文版)A、B、C、D、E辑、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科学通报(英文版)、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等[2]。核心刊物圈中的论文一般全部被收录, 而非核心刊物的论文需经专家评议后有选择性地收录。SCI源期刊的信息可通过ISI免费网站( www. isinet. com)及SCI印刷版每期A、D分册的来源出版物目录中查找。同时, 中国许多高校图书馆网站上都会报道SCI收录期刊目录作为免费资源供读者共享[ 5]。
SCI被公认为世界范围最权威的科学技术文献的索引工具, 能够提供科学技术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收录或引用的数量,已被科学界作为评价其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SCI适合评价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对应用研究成果和开发研究成果的评价则不能借助SCI, 而应该以专利的数量以及成果转化后所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来评价。EI是工程索引( engineering index)的简称, 由美国工程索引公司编辑出版, 其中文网站为www. e.i org. cn。EI的源期刊分为三个档次: 扩充期刊( EI page one),有2800种以上, 只收录论文的题录, 不进行深加工, 近年开始收录文摘; 选择性收录期刊( EI compendex), 约1600种, 其论文有选择地收录,收录论文的题录、摘要、主题词和分类号, 进
行深加工; 核心期刊, 约1000种, 其论文全部被EI compendex收录, 属于该数据库的核心领域。EI的信息源包括期刊论文、会议文献、学术专题报道、科技图书、论文集、学位论文、标准、政府出版物等。EI覆盖生物工程、土木、地质、环境、矿业、石油、冶金、机械等所有工程领域, 通过它可以了解当今世界工程技术的发展概况。对数理化、生物学、医药、农林等学术理论论文和专利一般不予报道。ISTP是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technical proceedings)的简称, 由ISI编辑出版发行的关于国际科技会议录索引的出版物。利用ISTP可以快速地检索到科技会议的内容和会议录。ISTP是查询世界科学技术会议文献的最重要的检索工具之一, 它所收录的国际会议种类和数量多,信息量大, 且报道速度快、检索途径多[6, 7]。
应该注意的是,三大检索系统都是国外的检索工具, 其收录的期刊能否反映中文期刊的水平值得商榷。社会、人文、经济等学科的收录率相对于理工科较少, 学科差异巨大。刊物之间的质量差异明显, SCI收录期刊同样存在质量较低、影响较小的刊物。过分强调三大检索论文数,也会出现在政策层面鼓励科研人员在收录刊物上多发论文,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论文的质量。
2. 3 期刊影响因子 为了客观评价期刊的水平, 自1975年开始, 美国ISI在SCI的基础上发表上一年度世界范围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给出了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IF)的概念。按照不同学科将SCI所收录的源期刊进行分类统计。IF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即该刊两年发表的论文在即年的被引次数除以该刊在此两年发表的论文总数。可以通过查询JCR数据库来获得期刊的当年IF。在网上访问ISI(www. isinet. com)能免费得到相关的最新信息。此外, 国内许多高校图书馆网站上也提供SCI每年收录源期刊目录以及期刊IF。
IF是国际上评价期刊的重要指标,可以让人们清楚地了解到在某种学科内何种期刊的影响力最大。在学科范围内进行IF高低的比较, 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目前国内高校也将其作为论文评价的硬性指标。需要注意的是,刊物的IF并不代表论文的水平, 一些IF较大的期刊也会发一些水平较低的论文。因此, 期刊的IF是否能代表期刊的影响力也存在争议。
2. 4 论文被引次数 目前, 论文被引次数常被用作评价论文水平。通过SCI检索系统、引文索引数据库以及部分检索系统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可以很方便地得到被引用的信息, 根据被引次数的多少评价论文影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高低。但是,在针对某篇论文的引用次数上, 要考虑自引、伪引的问题。自引就是自己引用自己的文章, 而伪引则是转引、代引、批评性引用、功利性引用等因素而导致引文与引文基本假设不一致的引文现象。一些学者为提高自身论文的引用率, 大量引用自己曾经发表的论文, 但被别人引用的次数却很少, 造成其论文水平较高的假象, 这一点也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JorgeHirsch在2005年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科研人员的学术成就的新方法h指数( high citations index),即高引用次数指数, 指一个人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例如, 某教授的h指数是40,这表示他已发表的论文中,每篇被引用了至少40次的论文总共有40篇, 但该指数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也没有考虑到自引和他引的因素[1]。
2. 5 同行专家评议 同行专家评议是由部分同行专家对科研人员的论文进行审核、综合评价, 最终确定优劣。从理论上讲, 同行专家评价法是最科学的方法。因为同行专家的观点代表了相应学科的权威观点,同行专家对相关论文学术观点、方法意义、理论意义最具发言权。只要专家本着客观、公正的立场, 并且专家的人数适当, 专家的评价是可以反映学术论文的实际学术水平的, 评价结果是可信的。但这种方法存在诸如花费时间较多, 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3], 以及人情票、跨学科评审等问题。
以上是目前常用的论文评价方法。应当说,任何评价方法的优劣都有其相对性。公正客观的学术论文评价体系对于科研学术工作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学术论文评价体系应该是发展的、科学的、合理的, 真正发挥其正确的导向作用, 促进整个国家的科技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峰, 周文胜. 关于我国高校学术论文评价标准的探讨.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8, 20(3):136-139.
2 桑莱丝. SCI论文在科研水平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 统计与决策,2007, (8): 59-60.
3 杨远芬, 邹霞. 科技论文评价方法比较及建议.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8, 22(4):171-173.
4 王含晖. 医学论文评价方法的探讨.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7, 20( 1): 17-19.
5 董翔. SCI与高校科技论文收录. 高等理科教育, 2007, ( 5): 141-143.
6 贾萍. 关于三大检索系统的分析与科学评价.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18(1): 73-74.
7 刘惠. 权威数据库与科学研究. 情报探索, 2006, (10): 28-29
(供稿:赵琴 审稿:张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