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就倒闭书店”的30天
时间:2011-12-02 14:37:47  来源:  作者:simyjs  点击量:

“30天就倒闭书店”的最后一天,爱好读书的朋友们聚集在一起,共同见证书店的关门仪式。


      

也许这是头一家开业就是为了关门的书店,它的名字叫“30天就倒闭书店

   
1024日到1122日,这家书店在深圳华侨城OCT创意园南区坚持了30天。最后一天的晚上,40多位爱书人聚集在书店中,共同见证这家可能史上寿命最短书店的关门仪式,仪式结束后,书店发起人坚果兄弟在走廊大厅循环放映着30天来他所拍的照片,一直到凌晨2点。

   
坚果兄弟说,开这一家书店,其实是一次行为艺术,也是一场持续30天的文艺节,为的是展示一家书店从开业到倒闭的全过程。30天时间虽短,但对实体书店来说也许不足为奇。电子阅读时代,实体书店的倒闭跟街边奶茶店一样,消失了,都没人记得它存在过。

   
作为佐证的,是一张全国近两年来相继倒闭书店的名单,多达1万家。就在10多天前,曾是国内最大民营连锁书店的光合作用,在北京狼狈谢幕,更加深了人们对实体书店的广泛忧虑。书店的今天与未来,是否真会如此暗淡?我们的城市,是否不再需要街角书店的灯光?

“30
的由来:谁在杀死实体书店?

    “
既然再牛的书店都无法避免倒闭,那不如索性办家倒得完美、倒得理直气壮的书店。坚果兄弟说。

   
书店不大,40平方米左右。废长凳改造的书店招牌,上用绿漆书写欢迎光临,促进倒闭,一本名为《自由在高处》的书,被关在鸟笼里,高高挂在书店里。在坚果兄弟看来,这更是一次行为艺术展览,许多人走进书店,实际走进的是一个文化事件,走进的是现实生活的一个例外,书卖了多少,并不重要,可能卖得越多,越是讽刺,因为这一切都是虚假的,如果不是因为吸引人的话题,没有网络、传统媒体等的推动,一家小小书店怎可能有如此高的人气。

    “30
天就倒闭书店生意有多好?书店图书的提供者、与木书房的老板阿木算了算,开业以来每天能卖三四十本书,最多时能卖100多本,一个月时间,卖书大约盈利1.5万元,但是这家店的房租一个月就要1万元,真正开书店的话,还是略有亏损。不过,阿木认为,这个成绩对于一家书店算是好的了。我的书店开了两个月,一个月销售额只有500元。阿木自嘲说,他自己经营的与木书房已离倒闭不远了,尽管它8月份才刚开张。

   
确实,正如店门上公告中的发问:2007年到2009年,中国倒闭了1万多家书店。过去10年里,中国有近5成的书店倒闭……到底是谁在杀死实体书店?

【讨论】

    “
实体书店的状况,的确有难处,如果博库当初没有买这块土地,现在也一定会很难。博库书城是上海第二大书城,书城企宣总监朱兵说,尽管书城目前每年的销售都在上涨,但幅度近两年在放缓。发展缓慢的原因,在朱兵看来实在太多了。比如,市场状况的不佳,新开店的房租压力,图书对资金的巨大需求量,图书本身销售利润低等,还有个问题,就是目前书店的上游图书市场的恶性竞争,甚至某些不具出版许可证的企业,也加入到竞争中,更让市场混乱不堪。

    “
实体书店不如以前的主要原因,还在于自身的销售量下降了,大批买书人转向价格更低的网络。季风书园董事长严搏非认为。季风书园是上海读书人喜爱的文化地标之一,今年也遭遇了市区连续4家门店关闭的困境。

   
据严搏非所知,如今在网络图书销售中的领先者当当、卓越等,并不讳言亏钱卖书的现状,赔本做生意的唯一目标,就是抢夺市场份额。企业依靠风险投资或者通过上市,拿到巨额资金,违背市场规律制定低于边际成本的价格倾销,实际上就是掠夺性定价,如果没有必要的限制,必然会出现大吃小、竞争者不断减少的局面,客观上鼓励了不合理竞争。

   
对实体书店来说,房租上涨也是不可忽视的不利因素之一。过去20多年,中国的土地价格可能翻了十多倍,但近10年来,我国图书销售的总量只上升了25%,远远跟不上土地价格的上升,房租压力增大也是必然的。严搏非说。

“30
的探讨:怎样拯救实体书店?

   
坚果兄弟坚持让更多人参与到书店倒闭的进程中,30天中邀请了30位爱书人做店长,每天提出一个问题和进店的顾客讨论,从书店的现状到未来,做出各种探讨。店长中有记者、会计师、诗人、社工、老师、咖啡店老板……甚至还有一只猫,在书店开张的第四天,这只猫为来买书的人盖上自己用爪子摁出的漂亮梅花印章

    “30
天时间,我们做了许多讨论,最多的还是关于书店本身,大家对民营书店危机的原因、未来,都有自己的思考,观点也因各自阅历不同有深有浅,有的理性有的随意。不管怎样,能让大家关注这个现象,开始思考,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坚果兄弟说,讨论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反思,有人提出要改变现行制度,比如让政府支持书店、给书店减税等。也有人对社会现状做出更深刻的分析,提出实体书店要积极应对挑战,比如可以与电子化阅读结合等。

   
不过,坚果兄弟也承认,对于自己最初设定的怎样拯救书店命题,他还是没有得到清晰的答案。在他看来,实体书店的颓势也许在所难免,他无能为力,只能仅仅展示其消失的过程。我没有想着去进一步做实验,或试图为书店寻找一条出路。

【讨论】

   
现实的巨大压力,也让博库书城在不断尝试求新,比如在书店中开辟出区域进行多元化经营,引入与图书相关的企业与产品,还尝试开设网络书店,有人说,实体书店再开网店,会让书店人气更少,但我们相信,网络购书是一种潮流,现在的网络图书市场,当当等先行者也是在赔本坚持着,坚持到最后才会笑到最后。朱兵说。

   
但光有书店自身的努力,在严搏非看来是不够的。

    “
在欧洲有些国家和日本等,都有对新出版图书必要的限价措施,比如3年内必须以同样价格销售,这种方式对市场各方都有保护,也是维持市场多元化的必要措施。严搏非近几年曾数次向有关部门提出过类似建议与呼吁,目前对实体书店最大的威胁,就是不正常的低价销售,这只能靠政府来限制、规范这个市场。

   
严搏非认为,在租金等方面,实体书店也需要政府的介入与帮助。他认为,经济的发展是为了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好生活的内涵中一定有着包括文化等诸多价值的体现。因此,在社会资产的再分配也需要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对整个社会多元化的文化保存保障等。美国有些州有类似规定,如2万平方米商业区必须有若干面积指定某种特定设施行业,固定租金,目的就是为了让所有商业形态能够共存发展。严搏非说,这一点,其实上海的每个商业区都能做到,以实际行动保护文化产业。我对书店未来的乐观,就在于这些改变的希望上。

“30
的梦想:实体书店将来什么样?

    “30
天就倒闭书店开业第一天,店长提出的话题是你心目中的理想书店

   
读者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书店应该是个社交场地,能让喜欢一类书的人形成一个圈子书店应该有自制咖啡、有无线网络、有阳光、有音乐、有软软的沙发书店也可以按小时收费看书,像英式复古图书馆一样书店好坏关键在于选书的品位不能只是卖书,还要有商业点子”……

   
短短的30天中,已经蕴藏了实体书店未来发展的若干种可能。

   
比如实体书店的专业化更强。第一天与第二天的店长都提出开主题书店的设想,第二天店长“LULY”由于专业与天文相关,便想开一家天文科普主题书店,同时与领域内的组织合作,定期开展沙龙活动等。

   
比如实体书店可以更精品化,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书店在店内举办了小型的文本展《我想》和小型装置《中国功夫》,还召集了好几次文化沙龙,主题有不跟书店说再见我们为什么焦虑等,吸引了不少读者参与。今年1111光棍节,书店还举行了一个特别策划:这一天,我们又相信爱情了

【讨论】

    “
书店的业态,并非一定要有某种固定模式。一家好书店的关键,还在于书的挑选。严搏非说,书店向来是观念的行业,我国每年有超过15万种新书出版,全世界有上百万种,必须有人帮助人们寻找,也就是在为人们的服务中,才构造出书店的形态。季风的未来,会有调整,但不会向书店之外转型。

   
上海钟书书店的董事长金浩说,对于实体书店的未来,我仍然比较乐观,我们目前16家书店,今年零售与去年同比的增长可能达15%以上,数字出版电子书和网上书店对我们确实有冲击,但人们的阅读习惯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只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尽量多为读者考虑,做好服务,读者还是愿意到实体书店来买书,书香的感觉是电子读物无法取代的。

   
在金浩看来,书店最终的好坏,还是靠服务诚信,靠品牌,靠为读者设身处地着想。钟书书店自开店之初设立的读者订购图书登记簿,至今还是书店的镇店之宝。我们的书店也不会走多元化的路线。现状给我信心,我们的新店还在不断开出……”

   
经历过在“30天就倒闭书店30天,拥有自己书店的阿木,也对书店的未来样貌更加清晰,要是只卖一般书,人们大可以去网上买。书店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就是充分利用实体书店的空间优势,打造自己独特的精神产品,比如各种文化沙龙、独立出版等。阿木说,我们要唤醒的,是人们的精神消费,这是网络书店所不能取代的。

   
书店的可能性,仍有无限多。“30天就倒闭书店结束后,坚果兄弟发布了一条消息:书店不在了,但大伙的梦想依然在前行。

 

                                                                                                                          11出版硕士  李魏娟

转自:http://www.bookdao.com/article/31133/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