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7日下午,上海市教育评估院王奇院长作了以“上海高校分类绩效评估”为题的学术报告。
上海市教育评估院隶属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建于2000年9月,是我国影响较大的专业性教育评估机构。其主要业务之一是对本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教育状况和行为进行评估和认证,尤其对高校绩效评估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王院长从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分类方法、指标体系、评估结果、方法特点等多个方面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上海高校分类绩效评估的情况。
首先,王奇院长介绍了开展高校分类绩效评估的指导思想――“尊重规律、志在突破、重在创新,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扎扎实实做好高校评估工作。王奇院长认为,高校绩效评估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要体现政府“分类指导、分类考核”的思想;二要鼓励学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活力、办出效益;三要突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四要考核学校的发展与进步,评出教育的自信和社会的认同;五要实现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绩效可比,以利于后续政府拨款机制改革。
其次,王奇院长为大家展示了高校的分类方法、指标体系,以及对评估结果的分析。高校可按功能、学科、层次进行分类,不同层次高校观测点不同,同一指标在不同类型高校中权重不同,同一指标在学科性质不同的高校中观测点不同,同一观测点在不同类型高校中评估标准不同,而且指标权重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转移分配。高校的评估指标体系设计遵循了五大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规模与质量相结合、外部表现与内涵提升相结合、总量与人均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结合。通过高校绩效评估,王奇院长得出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大投入导致大产出,大产出需要大投入,大投入、大产出不一定高绩效,小投入、小产出可能是高绩效。高校绩效的排序结果与人们的经验判断基本相近,若减小总量权重,增大人均权重可能会引起排序的变化。有些学校在评估时段后期明显上升,预计下轮评估会序位前移。总体来看,上海高校之间差距不大。
最后王奇院长对上海市教育评估院高校分类绩效评估的方法特点进行了总结:一是实行分类评估,又做到不同类型高校的混合排序;二是合理界定存量与增量,创造了发展性评估、滚动式评估的前提条件;三是突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四是实行总量与人均的双重考量,增加了学校之间绩效的可比性;五是合理界定投入与产出,保证绩效的科学性;六是创新指标权重的灵活转移:尊重了学校个性,实现了可比性;七是数据处理技术有一定的突破和创新。
2012级博士班 李小涛 供稿 赵月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