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学报》32岁时的感想与思考
时间:2014-06-16 16:15:46  来源:  作者:simyjs  点击量:


    今年,《情报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就要32岁了。三十多年来,学报发生了很多变化。仔细考察19826月学报创刊号的目录页,对比现在的学报,有三方面的变化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



    首先,学报创刊时,情报学与科学学等其他学科的关系很亲密,现在,除了计算机科学技术外,情报学的友好学科不多了。例如,创刊号上,有我国科学学研究先驱者赵红州的文章《从“中介世界”看图书情报》;还有现在很著名的百岁老人、语言学家周有光的文章《文字改革和电子计算机》。现在,学报的作者群高度集中于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科技信息研究机构,来自其他领域机构的作者较罕见。在学报创刊第20个年头即2001年的第1期曾发表西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解怀宁和熊渠邻合写的文章,探讨情报学和科学学的关系。现在不太可能再有人继续讨论这个话题,因为二者间的关系显然没有过去紧密了。



    其次,信息技术对所有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情报学也不例外。在创刊号上,也有像本所“计算机检索组”发表的《对微型计算机应用于情报检索的探讨》这样的涉及计算机的文章,但所占比例较小。那时及其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情报学界的多数人根本没有任何接触计算机的机会。比如,1987年,当我所情报研究部(目前“战略研究中心”的前身)刚刚开始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工作的时候,总人数超过七十人的情报研究部只有两三台微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组的同志们用手工方式制作工作单,然后由专职录入员来录入数据,再将录入情况打印出来,由论文统计分析组的同志们核查,发现错误,再由录入员修改录入错误及其他错误。现在,每期学报上都有多篇以计算机处理或运算为支撑的论文,更不用说,每一篇投稿都是在计算机上起草的。这种变化不是鸟枪换炮,而简直是弹弓变成了原子弹!问题是,尽管计算机的使用如此频繁,计算机化的信息处理成了家常便饭,但是,我们对情报的认识真的比前人更深了吗?我们识别情报的敏锐度是在进步还是在退步?



    第三,学报创刊时的活跃作者,有的迄今仍旧活跃,令人感叹。创刊号上发表文章的作者中有的已经去世,如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武衡(1914-1999),经济学家、国家科委副主任童大林(1918-2010)以及科学学专家赵红州(1941-1997)等;有的早已退休,如张钟和张保明(两人均为本所第一届研究生)。但是,在创刊号上与研究生同学匡兴华(后来担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共同发表文章《数学在情报学中应用的问题》(这也是创刊号上唯一一篇合著文章)的马费成同学(后来的武汉大学教授)迄今仍活跃在情报学研究第一线。我不免想到,如今的人员流动率那么高,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那么多,那么,目前在学报上频繁发文的研究人员中,到20年后(且不谈32年后)的2033年,还能剩几个人继续坚守在情报学阵地上?说真话,我很怀疑。可是,任何一个学科,若没有一批挚爱此学科的人长期不懈的努力,是很难成气候,很难可持续地发展下去的。



    感慨没有用,关键是行动。因此,站在马年的开头,我们情报学人需要快马加鞭。一是需要主动加强与友邻学科的联系与交叉,因为创新经常发生于边缘地带、交界地带。二是不要单纯被信息技术牵着鼻子走,只考虑如何应用新型技术;而要更多地从问题出发,然后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来决定选用什么技术,开发什么技术,争取做技术的主人。三是我们要带头踏踏实实地工作,不好高骛远,不见异思迁,并将这样的行为、这样的习惯、这样的精神传递下去。长江后浪推前浪,不仅要表现在:年轻一辈获得了更棒、更多的研究成果,更要表现在:他们的学术追求比我们更坚定,步伐比我们更稳健,眼光比我们更长远!



13博士班苏静供稿 转载自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62052.html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