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科学2.0,推动科研模式变革
时间:2014-08-30 10:05:17  来源:  作者:simyjs  点击量:

去年10月份左右收到任翔博士发来的访谈邀请,希望我们新科学团队能够介绍一下新科学网(http://www.xinkexue.com/?fromuid=16041)的发展模式以及发展情况,并且谈谈对科学2.0和数字出版的看法,当时欣然接受邀请,不过最后由于团队成员在那段时间都无法抽身前往北京接受访谈,所以改为了email访谈形式。圣诞假期期间我代表我们团队作了此次email访谈,对任翔博士提出的10个问题一一作了回答,现贴在下面与大家分享。


(1) 贵平台创立的目的和使命是什么?
新科学网是一个科学2.0导向的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我们的目标是以互联网为依托,以“科学.连接.人”为理念,以在线文献管理和分享为主题,打造一个更加开放、互动、协作的科学平台。让所有从事科学研究以及其他热爱科学的人都聚到一起,分享资源、交流互动、享受科学。我们的长期使命即推动科学2.0的发展,或概括为“改变现有科研模式”。

(2) 贵平台如何定位自身的模式创新(结合科学 2.0或e科学)?
理想的科学2.0是个乌托邦,她要求的公开和共享的程度与目前科研模式以及学术出版的利益是冲突的,这也就决定了科学2.0发展的道路并不会平坦。新科学在模式创新方面还是更着眼于如何从现有的科研模式或者科研需求中挖掘有可能引导向科学2.0突破口,进而拉近现有科学模式与科学2.0之间的鸿沟。我们认为来自文献管理和分享方面的需求就可能是这样一个突破口,随之,一个以在线文献管理和分享为主题的学术社区就这样诞生了。

(3) 贵平台的主要用户是哪些人?如何组织与激励学术用户的参与和共同创造内容?
新科学的用户主要是直接参与科研第一线的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以及少量的教授。他们平时的科研过程中需要接触大量的文献信息,而这些文献信息 的管理和组织则成了他们棘手的问题。新科学就可以帮他们解决这一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使用在线文献管理,用户之间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并产生更多的交流机会。在这里找到并关注同行是多数用户注册的动机。在保证用户能够顺利地管理自己的文献的同时,我们也设计出一些推荐算法把更多的同行介绍给用户,把用户可 能感兴趣的内容推送给用户,使用户之间能够更积极地互动。我们也不定期组织比如文献笔记写作大赛等活动鼓励用户参到文献学习和心得共享的实践中来。个别用 户的学术水平也非常高,往往能点评出文章中的精要,甚至能找出个别造假文章的破绽,这对其他用户的积极参与起到了带动作用。

(4) 对比国外由出版商主导的online reference management (在线参考管理平台),贵平台有哪些创新与不同?
比较起国外的在线文献管理平台,新科学的特点除了对中文环境的本土化支持以外,更是加强了社会化网络(SNS)在整个平台中的地位。新科学并不 像facebook那样以朋友的关系为基础,新科学的关系是建立在学术同行之间的。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是让更多学术同行能够互相认识并且建立起联系,从而在 网上或者网下建立合作关系,产生协作的可能性。因此,新科学不仅是个在线文献管理的工具,更是一个学术社交的工具。而为了配合此理念,我们也创建了个人学术主页,以让研究者能更好地宣传自己,以被别的同行所了解。

(5) 贵平台有哪些商业模式创新?收入来源如何?
新科学目前仍是一个纯公益的学术项目,目前尚未开展任何商业模式的运营,所以也不会有收入来源。用于支撑网站日常开销的资金都是从我们核心团队成员募集而来。

(6) 基于网络用户推荐和群体智慧,您如何建立“新科学”的学术品牌(知名度与权威性)?
目前新科学品牌建立正处在一个探索期,我们所采取的办法也主要是自下而上的,即让普通科研工作者参与和主导,而不是由学术权威来主导社区的学术舆论。这样做的好处是代表科研大群体的呼声,有利于百花齐放;坏处是社区缺乏一定的号召力。我们下一步也要着力去引入一些国内的科学领袖加入,产生自上而下的效应。

(7) 贵平台(读者的social bookmarking)如何影响中国的学术出版?
主要有两点:
一、引导学术出版的消费。Social bookmaking从个体看是一种解决用户个人收藏喜好的工具,但从群体上来说也是非常好的趋势分析工具。而这种趋势的产生也是引导用户阅读喜好的重要因素,就好比人们倾向于去阅读那些畅销书一样。
二、通过引入readership的指标,完善学术期刊的评价机制。目前的国内外对学术出版物的优劣评 价主要还是依赖影响因子这类通过引用而产生的指标;而读者阅读量(readership)这个更直接反映出版物受欢迎程度的指标却被忽视了,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相对于计算引用量,统计读者阅读量存在技术上的困难。但是如果像新科学这样一个在线文献管理平台能被广泛的应用,那么对readership数据的产生就不在有困难,每个用户收藏文献的过程都可被解读为对文献的关注或阅读,甚至连具体的关注程度的数据都可以被计算出来。国外的网站mendeley已经展开了这个方面的尝试。

(8) 贵平台的创新模式在中国受到哪些因素制约或支持?
新科学创新模式还是困难重重:
1.由于资金来源有限,使得网站在推广、人员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
2.新模式需要中国的科研工作所接受也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3.新科学在科研资料的分享过程中可能遇到版权风险。

(9) 您如何理解国内的学术评价体系、学术圈现状与科学2.0 之间的关系?
目前国内学术评价体系主要还是依赖于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学术会议、书籍的发表来实现,学术界与出版界紧密合作,一起推动科学的发展。这一体制目前已经比较成熟,20 世纪以来的科技发展与这样一个体制的产生和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的体制的弊端,即科研活动过于封闭;少数学术团体占有大资源,使资源的利用率偏低;学术数据不透明;缺少推动协作的内在动力;期刊的同行评议使那些微小的科学进步无法被合理地记录等等。而科学2.0所推崇的开放获取 (Open access)、开放数据(Open Data)、众包(Crowdsourcing)和大众科学(Citizen science)等理念就有可能克服传统学术模式的不足。但是问题在于科学2.0所带来的变迁太大,牵涉到许多利益的重新分配,所以这种变革被称为“革命”一点也不夸张。如果想一蹴而就,基本没有可能,还是需要在变革中寻找契机或者说前面提到过的突破口才是良策。

(10) 学术出版2.0(基于读者参与和用户共同创造内容)模式在未来会成为主流吗?
是的,我觉得这一天会到来,但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主要还是需要给出版机构一点时间以重构学术利益链条,也给科研工作者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和接受新的评价模式。我们也可喜地看到这种模式已经有了雏形,比如Nature proceeding这种形式的pre-print就是在学术文章正式发表之前,让读者先参与点评,最终读者也有可能加入该文作者之列。还有Nature Genetics最近通过wikigenes网站邀请网友一起采用众包的方式写一篇关于GWAS的综述文章等,都是不错的开端。 

 

13博士班王嵩供稿 转载自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41629&do=blog&id=823474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