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教育方式也会培养出不同类型的人才。4月8日下午在信息管理学院四楼报告厅,由陈传夫院长主持,美国富布莱特项目学者Jon及其校友华盛顿公共图书馆的负责人Eric主讲,以同一教育环境,不同就业途径为主题给我院同学带来一场轻松又生动的讲座。
讲座在陈传夫院长的欢迎致辞中拉开序幕,陈院长在欢迎两位主讲人为我院同学进行此次讲座的同时对两人主要成就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让同学要抓住此次机会多互动,多提问。在讲座开始时,Jon和Eric就提出这不是上课,而是与同学们的对话和交流,配合他们形象的肢体语言,场内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
Jon与Eric首先向同学们讲述了各自的学习经历,在学生时代各种不同的兼职,以及两个走上图书馆道路的原因。Jon谈到自己由于在艺术系毕业无法找到好的工作,在图书馆实习的过程中意外发现这是一份非常有趣的工作,兴趣驱使他继续从事这份事业,但缺少图书馆硕士学位则很难获得更好的发展,所以去了西雅图读硕士。而Eric在对西雅图的向往和好友的怂恿下,发现西雅图的图书馆学的课程不用很多考试,自主性很强,就这样两人在各种机缘巧合下成为了校友,有了今天各自的故事。
在iSchool的学习对两人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虽然有九门核心课程所有人都要学习,但这仅占了60%,为他们提供了很大的自主选择空间。Jon选择了地理和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等学术性较强的课程,走上了研究性的学术图书馆道路,Eric则恰好相反,更倾向于实用性与图书馆关联较大的课程,从而选择了公共图书馆道路。在 iSchool课程培养中十分注重学员对定位和设计自己未来的能力,因此两人在谈到即使是在同种的教育环境中,更多的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开辟未来的道路。
如今,Eric在华盛顿公共图书馆负责筹备各种图书馆的活动,在儿童教学方面尤为出色,但他认为活动的多样性才是关注的聚焦点,美国的公共图书馆不仅是读书的地方,还具有许多其他的功能,例如针对用户开展讲座,瑜伽课程等。美国高校图书馆作为研究型机构,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Jon在圣巴巴拉大学图书馆做有关GIS系统的项目,让自己在地理方面的才能得到施展。
两位学者在讲述各己求学和找工作过程中遭遇的各种有趣的经历时,夸张的表情和诙谐的语言让报告厅里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同学们对这种贴近生活的真实经历都极为感兴趣,在最后的互动中,不少同学就他们在谈话提到的话题进行了提问,主要是针对就业与图书馆专业发展前景的问题。
例如在众多同学关注的专业发展和就业问题上,Jon谈到美国仍有很多图书馆学专业提供专业的进修课程,也没有明确数据确定从事这类工作的毕业生减少。Eric则认为毕业后从事信息、企业管理等工作也是正常的,并不为这种现象感到担忧。两人在工作倾向上的不同让他们的回答也各具特色,Jon认为理论与实际同样重要,图书馆工作原本就是实践性强的工作,但是有了理论的帮助则更有助于实际工作的展开,而Eric将图书馆作为公共交流的地方,主要专注于如何为用户提供服务等。
虽然时间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得到解答,但在这次讲座中不少同学都发现,不应该将视野仅停留在有没有前途,需不需要转专业谋求更好的发展上,而是应该遵循自己的定位和方向,持续的坚持和努力下去。正如Jon与Eric的真实经历,即使是在同一个大环境中,我们也应该有定位和设计自己未来的能力。
文字撰写:宣传部(段承橙)
图片和录音提供:学习部(郑燃,周磊,李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