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相信一句老话:“命运总是把你送到最适合你的地方”。这句话带有一点宿命的色彩,但我的求职经历再次应验了这句话。同时,我也发现这句话的背后藏有一只看不见的命运之手,这只手的五个手指分别是:“性格”、“学习”、“经历”、“准备”和“心态”。
性格――明确方向
竺可桢曾经为一所大学留下这样一句话,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问问自己:第一,到大学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由我们的性格决定的,这也是我们求职的基础。
大学是一个自由的练兵场,随着心志的不断成熟,我们逐渐能够自清自省,并对自己的生活有了一定的预期。我想拥有一种视野开阔、自由平等的充实生活,哪怕再忙碌也没有关系。大学期间,没有间断过学生工作,学习之余也做些写稿等“副业”,我发现自己特别适合强压下的生活,在一个开阔革新的环境中能更好地发挥我的潜能。所以一开始我就将求职目标定为外企或有外企背景的公司。
有的同学知足常乐,觉得生活轻松快乐最重要,因而想进国企;有的同学行政能力强,觉得生活稳定最重要,因而想做公务员;有的同学敢闯敢拼,觉得生活应该富有激情,因而愿意进民企、私企或创业……性格中偏重什么就是就业时选择行业、企业的标准,大家可以在大学丰富的经历中明辨自己的性格,也可以借助职业性格测试、九型人格测试等工具加以分析,为求职明确方向。
另一方面,大多数人并不能很快为自己定位。以前,我并不认为自己能够从事与销售有关的工作。然而在性格测试和准备面试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某些性格以及做事的出发点与这个职位相符,比如计划性强、有远见、领导力强、看重效率等。而且,在面试的环境中,我不自觉地充满激情,适应了公司的企业文化。所以在尝试中不断发现自己,调整求职方向,能够帮助自己找到合适的工作。
学习――历练沉淀
学习,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学习之于求职的份量犹如一纸简历的敲门砖作用。学习成绩的重要性不必再提,我认为学习还有两项重要的功能:一是弥补不足的技能,二是历练心志。
学习决不是仅仅需要时间的过程,在经历中随时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受益终身。在面试的过程中,面试官让我举出一个快速学习某种技能的例子。我想起我在实习中,为了采访一位名人,学习人物采访技能的例子。后来我发现在我的实习日记中,我曾经分析过采访过程,还总结了采访心得,因而记忆深刻,才能在紧张的面试环境中突然想到这个例子。
一位作家在评析贝多芬、托尔斯泰的成就时说:“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耐得住寂寞。”学习也是一个寂寞的过程。对于我而言,长期参加学生活动,难免会浮躁,静不下来。在研一下学期时,为了提高英语能力,我朝九晚十自习,认真地学习了两个月;同时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潜下心来,注意力能够迅速地集中,也再一次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情。
经历――不计回报
求职大潮一浪又一浪的涌来,无论是拿到offer的还是待定的,大家都说:“这找工作啊,就像找恋人。”面对心仪的对象,除了展现良好的风貌以外,你以往的经历无疑是对象重点考查的内容。
在我面试的过程中,面试官曾要求我举出在人、财、物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完成任务的例子。当时想了一分多钟,终于想到曾经为学院某专业会议赶制简报的事情,圆满回答了问题。参加学院、学校的活动,哪怕是一些细微的事情,比如帮老师跑腿办事等,咋看似乎与求职毫无关联,但在办事情的过程中处理问题的一些经历在求职过程中能对我们产生一些帮助。
以前看到许多求职指南中写到,哪怕你是寝室长,你也是领导,也能说明你具备领导力的特质。和一些同学相比,我的经历很简单,没有大公司的实习经历,也没有重量级的奖励。在准备面试的过程中,我把以前的活动策划、工作总结打开一一细看,把每件事情都按自己的一项能力或性格分类,全面梳理自己的经历,透彻地分析自己,也发现了不少缺点,如对部下太过严厉等。通过事先对自己优缺点的分析对在面试官面前更好的把握自己大有裨益。
另外,提前申请实习也是绝好的经历。在研一期间,多尝试申请各种公司或岗位的寒暑假实习,一是可以熟悉招聘流程,为来年求职谋经验,二是申请实习比申请全职相对容易,成功机率较大,能为自己多抓住一个机会。
准备――胸有成竹
分析性格、潜心学习和实践经历可以说是求职的早期准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对来说,面试之前的准备则是一个立竿见影的短期过程。
收集求职信息――不仅需要每天浏览招聘信息,而且要提前查看相关的求职资讯、技巧等。八、九月份是准备月,除了完备简历,我利用宝洁的“八大问题”,为每个问题准备了2-3个例子,外加英文版,读熟背熟。以前听师姐说过,准备‘八大问题'是对自己过去的思考,其最大的好处在于梳理自己的经历,进一步了解自己。而且,各大公司的面试问题大都类似,准备好“八大问题”,以不变应万变。另外,参加每一场笔试和面试之前,学习前人的笔经和面经是绝对必备的功课。
找到简历的灵魂――简历要求“信息全面,重点突出,精简再简”。一份简历递给一位陌生人,他在十秒之内通过记住的几个关键词建立起对应聘者的印象,这就是简历的灵魂。我的简历经过一年的修改,完整的句子被缩减成几个词语,努力使每个词都透露出一种信息,一个信息点只出现一次,能用数字说明的就用数字。简历决不是写出来的,是精出来的!
笔试――最重要的法则是“避难就易”。求职笔试的题目大多不难,但是压力大,答题时间短,简单的题目出错。我属于考试较慢的类型,我笔试时从简单题目做起,复杂的计算一律估算,简单题目尽量不丢分,过笔试关就不难了。另外,正如一位师姐曾在求职交流会上告诉我的,提早买一本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的书来做,很多公司的笔试都是那些题目。
面试――我认为,面试要根据应聘公司的要求,体现自己的特质,比如合身自信的衣着,体现自身特点的自我介绍,回答问题重点明确并能突出自己的某个特点,提问环节尽量从自己的切身历经出发等等。有同学曾经颇有感触地说:“在面试过程中,面对比较陌生的问题,总是回答以前说过的那些话,根本无法组织新的语句。”可见,在紧张的环境中,人们总是倾向于说平时习惯的句式和词语,很难超水平发挥。所以,在面试前,请同学来一场模拟面试,一方面可以熟悉面试流程,另一方面也可以熟悉自己的答案,把一些准备好的句子说熟。
心态――平和积极
大家平时喜欢说一句话:心态要平和,行动要积极。求职这场心理战,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考验心态。随着大家工作的逐渐落实,我慢慢发现,我们的性格、所付出的努力以及过去经历的任何事情其实早就在为这个机会准备了,换句话说,这个工作的到来是件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努力就能得到。
有时候,客观条件会给我们的求职带来限制,比如专业。这种情况的确存在,我以前也为此感到困惑。后来我发现拿到大公司offer的同学并不都是经管、法学等专业的,还有一些我们都不曾了解的专业的同学同样也拿到了很多大公司的offer。在我面试时,面试官问到我有哪些技能时,我很自豪地说道:写稿、办刊,并且把写稿办刊中的一些小技能与求职岗位的要求联系起来。Embrace difficulties,换个角度思考就会不一样。
我很相信“天道酬勤”,在自己努力的过程中和同学们分享,互相学习,大有裨益。在面试前,一位师姐模拟面试我,听到我的答案后批评说:“又不是讲故事,像流水账一样,没重点,面试官哪听得进去?”寝室同学面试我,也指出我存在定位不明、语速偏快等问题。在她们的帮助下,我形成了自己回答问题的模式,改进了很多缺点,在面试中也有条不紊。
通篇下来,所说的无非是一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道理,性格、经历、心态都印证了两条哲学原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偶然的背后是必然”。简而言之,提早准备,多加学习,就能掌控这只看不见的手,找到那份必然属于自己的工作。
祝大家求职成功!
(田佳,信息管理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成功进入宝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