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载光阴流转,见证了一所大学与中华民族休戚与共的壮阔历程。武汉大学在漫天烽火岁月中砥砺奋进,淬炼了教育报国的弘毅之志。西迁乐山,这是武汉大学百余年历史长河中一段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国难当头、日寇进逼、三镇危急,国立武汉大学被迫痛别珞珈山,举校西迁四川乐山,并在此坚持办学长达八年之久。
为增强研会成员对我校西迁乐山这段校史的了解,厚植爱国爱校情怀,我院研会邀请到武汉大学博士生宣讲团成员赵岩同学,为研会学生骨干们进行“感悟抗战武大,赓续乐山精神” 主题宣讲。
赵岩同学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贡献三个方面分享了乐山时期的武汉大学如何在物质条件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坚持办学,并凝聚起武汉大学西迁“乐山精神”的那段校史。
1938年的2月,武汉大学时任校长王星拱致函四川省政府请求迁校乐山,以求为国家多保一份元气。乐山八载,王星拱校长表示:“前方抗战是固然重要的,但后方育人也不可少。只要日本的大学还在上课,那么我们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学校办下去。”在抗战期间,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但武大丝毫没有降低人才的培养标准,依然保持着严厉的考试制度和淘汰制度。从1936年到1949年期间,武大理学院有多名师生先后在国家国际顶刊大会上发表八篇学术论文,其中有四篇诞生于乐山时期。
相信通过本次学习,作为武大学子的研会学生骨干们定将赓续“乐山精神”,凝心聚力、携手并进,共同创造武大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心得体会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流亡大学,弦歌不辍。乐山时期是武汉大学史上条件最恶劣、生活最艰苦的时期,但武大师生仍以明诚弘毅、自强不息的精神,取得了卓越的办学成就,积淀了难能可贵的武大西迁乐山精神——“学术至上、教育救国,自由民主、兼容并包,自强不息、励精图治,造福乡邦、服务社会”。今日恰逢武大百卅生日,作为新时代的武大青年,我们不仅要了解武大的这段西迁历史,更要学习先辈“精于学、尚于德、志高远、性坚强”的革命和办学精神,从追忆历史中汲取教益,反思当下,面向未来,用热血的奋斗回馈母校、报效祖国!
——院研会职业发展部 朱亦菲
抗战时期,武汉大学成为了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阵地。在战火纷飞、国家危亡的岁月里,武大师生秉持着对国家的忠诚感和责任感,勇敢地投身到抗战斗争中。他们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战场上,都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毅力。他们坚守着正义,用知识和行动为国家的解放事业贡献力量,展现出了中国大学生的担当和责任。作为武汉大学的一员,我应当继承和发扬乐山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我要时刻保持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也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不畏艰辛,追求卓越。同时,我也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积极参与科研和社会实践,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院研会心理互助与权益部 梁悦
在这130年的历程中,武汉大学不仅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沧桑巨变,更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学校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我深感自己是幸运的,能够在这样一所充满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的学府里求学。学习校史,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启示。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我深刻体会到“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武大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每一位武大人,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韧不拔,勇往直前。这正是武汉大学培养学子的一种独特力量,也是我们在社会中立足的底气所在。
——院研会办公室 赵君航
今天的武大百卅校庆主题宣讲介绍了武大西迁乐山的八年。1937年7月,日寇侵凌华夏,国土节节沦陷。为保存我国文化教育的命脉,增强中华民族长期抗战的实力,武汉大学决定西迁至四川乐山。乐山八年是迎难奋进、自强不息的八年,也是成就辉煌、璀璨夺目的八年。八年所凝聚的“教育报国、不畏牺牲;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兼容并包、严谨求实;造福乡邦、服务社会”的“乐山精神”,穿透岁月、历久弥新,蕴藉着新的时代内涵,激励着武汉大学继续前行。珞珈山苍苍,东湖水茫茫。武汉大学承千年文脉,续百卅荣光,谱时代新篇。如今正值武大130周年校庆,我们更应感悟抗战武大,赓续乐山精神。
——院研会文化体育部 何丽英
在此次宣讲学习中,赵岩学长详细叙述了武汉大学的校史与西迁乐山的动人故事,特别强调了武汉大学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西迁经历及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贡献,并以生动叙述展示了武汉大学在抗日战争期间外现的坚定意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通过这次校史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当时物质生活条件的艰苦并没有影响到师生们坚韧的教学情绪和对学术的钻研精神,相反,国家的危难、民族的苦难似乎激发了师生们内心深处的屈原式忧患意识和费希特式哲学热忱。这次宣讲学习会让我深入了解了武汉大学的苦难与辉煌,看到了前辈们的坚韧、乐观与勤勉,更深刻地领悟了武汉大学乐山精神。
——院研会学术科技部 干鑫
武汉大学西迁乐山的历史,是武汉大学师生们坚韧不拔的精神象征。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面对战争的硝烟,武汉大学的师生们被迫离开自己的武汉,踏上西迁乐山的道路。他们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长途跋涉的疲惫、离乡背井的哀愁、重建校园的艰辛……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打倒他们。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挺起了武大的脊梁,铸就了不朽的乐山精神。今后,我们应该在学业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用实际行动继承往日武大师生的乐山精神,传承这份伟大的历史记忆。
——院研会宣传部 朱瑞
(责编 吴坷、李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