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2日下午2点,我院第114期博士生论坛在我院209教室如期举行。本次论坛由我院研究生会学术科技部承办,4位毕业博士生向到场听众分享自己的毕业论文。
博士生石慧分享的毕业论文主题为翻译出版与近代中国知识体系转型(1912-1949)。论文在知识史、书籍史、社会史等研究视野的关照下,紧紧围绕“翻译出版如何推动近代知识体系的转型”和“知识体系转型对于翻译出版实践的建构及影响”两条线索展开,并试图探讨并回答近代中国知识体系经历了怎样的转型历程、这一转型将怎样作用于民国翻译出版实践、翻译出版在哪些层面及何种程度上改变了知识体系的转型历程几个问题。
博士生高强带来题为语义视角下的科研主题演化迁移研究的分享。根据当前科研主题演化研究的现状与不足,论文以科学计量学理论为基础,充分结合文本挖掘和机器学习研究领域有关动态主题建模的方法与数据分析的思路,发挥图书情报领域主题内容层面的分析优势,以图书情报学科的科学文献为例,对LIS学科科研主题在时序过程中的演化动态和趋势,进行多维度计量和分析,设计了一种科研主题演化分析框架,多维度探索了LIS学科科研主题演化过程和细节;将主题演化的研究和探索深入到语义维度,揭示了科研主题在语义空间中的迁移现象;通过分析LIS学科主题知识增长、主题知识凝聚和主题间知识融合,总结了LIS学科不同迁移模式的科研主题知识增长、凝聚和融合的规律。
博士生李贝贝的毕业论文主题为建构新知:中华书局与中国近代知识社会(1912-1949)。论文从知识视角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进行重新审视,关注知识与社会的互动,立足中华书局的知识生产活动,从外来知识引入、传统知识重建、知识组织和新国民塑造四个方面,考察中华书局参与中国近代知识社会建构的实践过程。在分享中她提到,现代书业,特别是其中的综合性大书局(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等),扮演了担纲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它们以成功的商业运作,得以在时局稳定时繁荣、时局动荡时续命,为中国近代知识社会的转型和重建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能量,是中国近代知识社会建构的主要力量。
博士生王子娴带来公地理论视角下的科学知识治理研究的分享。论文将政治经济学领域中解决资源治理难题的公地理论引入科学知识研究领域中,通过理论借鉴,将公地理论中的话语体系、研究方法和研究经验运用到对科学知识治理的分析中。构建科学知识公地,探讨如何在国家治理和市场治理之间,通过社区的自主治理实现科学知识的完全开放,实现公平、有效率、可持续的科学知识治理新模式。
本次博士生论坛内容充实、研究深度强,吸引众多硕、博研究生参与,有利于开阔同学们的学术视野,在交流与分享中促进思想碰撞、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据悉,SIM博士生论坛是我院的品牌学术活动之一,迄今已举办百余期。论坛旨在激发广大研究生的创新热情,加深对学科的探究和交流,促进思想碰撞、学术争鸣,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为博士生和硕士生搭建了一个薪火相传的学术思想交流平台。
图文 | 郭潇凡
编辑 | 罗艺